深耕全球医疗创新版图,精准锚定热点动向,以前瞻性视野紧趋医疗器械研究领域最前沿!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正式发布,旨在提升我国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水平。共识由多学科专家编写,内容涵盖安全性、有效性、应用流程及特殊人群药学监护等,反映了最新医学进展,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与时俱进的专业参考。
本随机临床试验旨在评估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治疗慢性失眠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72名参与者被随机分为taVNS组和假刺激(sham)组,接受8周治疗并随访12周。结果显示,taVNS组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上的改善显著优于sham组,且这种改善持续至20周。taVNS还改善了心理健康和疲劳状况,且安全性良好。未来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最佳治疗周期和长期疗效。
雾化吸入疗法通过雾化器将药物制成微小液滴,实现呼吸道局部治疗,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本文探讨雾化吸入特性、不同雾化器优缺点及其临床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深入理解其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并展望其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药雾化吸入疗法因剂量小、吸收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本文综述了吸入疗法发展历程,总结了其在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及COPD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并展望了未来。该疗法疗效显著,未来需深入研究作用机制、优化治疗方案。
感知能力虽可通过经验进行优化,但其提升存在固有上限。目前,关于感知极限是否绝对的问题尚未有定论。近期研究表明,外周神经刺激,特别是迷走神经刺激(VNS),具有改变神经活动并增强经验依赖性可塑性的潜力,尽管VNS的中枢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中,我们为小鼠设计了一项听觉辨别任务,并发现VNS能够显著提升其辨别能力,这种提升效果超出了单独训练所能达到的水平。通过双光子成像技术,我们观察到VNS能够改变听觉皮层的反应,并激活投射至皮层的胆碱能轴突。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VNS通过激活中枢胆碱能系统来提高任务表现,这强调了胆碱能调节在VNS效果中的关键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优化VNS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探究虚拟现实(VR)技术触发吸烟者烟瘾的可行性。100名日常吸烟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体验包含吸烟线索的VR酒吧场景或中性VR场景。结果显示,吸烟线索场景显著增加了参与者对香烟的渴望(TCQ β=11.44, p<0.0001),也略微增加了对酒精的渴望。吸烟量较大的参与者在两种场景中均表现出更高的香烟渴望。本研究为开发基于VR的戒烟疗法提供了初步证据,支持VR技术在戒烟中的应用。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是连接中枢与外周系统的创新疗法,展现出显著潜力。本文基于Yang Yang等人的评论,探讨了taVNS的临床应用、标准化、成本效益、生物反馈机制及与中医理论的融合。taVNS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但标准化、成本效益及生物反馈机制等仍需深入探讨。中医经络理论与taVNS相似,结合两者可优化临床应用。taVNS前景广阔,需不断优化和完善,为患者提供更佳治疗方案。
调节迷走神经的生物电子疗法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临床应用的推广受到一些副作用的限制,例如由非特异性刺激引起的呼吸阻塞和头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设计了VaStim,一个逼真且高效的计算机模拟模型,用于开发选择性和功能性刺激方法。作者还开发了一种方法,通过简单的肌肉反应来个性化VaStim,并结合在五头猪身上进行的试验,成功再现了实验观察结果。通过优化算法,VaStim在几分钟内模拟了完整的纤维群,包括通常被遗漏的无髓鞘纤维,这些纤维构成了80%神经。该模型显示,所有Aα纤维都会影响喉部肌肉,而心率的变化则由特定束中的B类传出纤维引起。模型还预测,使用三极刺激范式相比传统协议,能够将喉部活动减少70%。VaStim有望通过最大限度提高疗效和特异性、减少动物实验,成为开发新一代神经调控疗法的重要工具。 结果:使用VaStim估计纤维活化——颈迷走神经刺激的组织学和形态学真实模型。
新型卷烟加热不燃烧设备对中国吸烟者减少烟草有害物质暴露效果显著。50人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使用该设备5天后,五种生物标志物水平显著下降26.4%-71.4%,而对照组无变化。设备安全,不良反应轻微。但长期效果需进一步研究,同时鼓励戒烟。
本研究分析了基于移动聊天平台的戒烟干预参与轨迹,并探讨了其与生化验证戒烟效果的关系。通过对624名参与者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四种参与轨迹:低参与组、快速下降组、逐渐下降组和高参与组。结果显示,高参与轨迹的参与者在3个月和6个月时的生化验证戒烟率显著高于低参与组。这表明,提高数字健康干预的参与度可能增加干预效果。未来研究应探索增强参与者动机和延长干预时间的策略,以进一步优化戒烟效果。